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过程中,笔者经常遇到企业老板或人事说:“我公司有部分员工有掌握或接触公司的核心机密信息,如果该员工离职了,又在竞争对手公司工作,那将对我公司将产生严重影响。这种情况下,我公司该怎么办呀?”
企业高度重视和保护商业秘密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企业来说,事先签署相关协议防止员工主动或故意泄漏商业秘密,便是成本最低、最可控的方式。那么关于员工与公司签署的《竞业限制协议》到底该如何签署、该注意哪些事项呢?笔者简要阐述并建议如下,相关法律条款附后:
一、 什么是竞业限制义务?
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为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设立的义务,双方通过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与劳动者规定竞业限制条款,对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进行约定,属于约定义务。一般来说:竞业限制是公司与劳动者之间按照合同约定而产生的义务,并非法律强制性规定必须履行的。这也与我们经常接触的竞业禁止概念是有一些差别的。竞业禁止是公司法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规定应承担的忠实义务,属于法定义务。
竞业限制是指为避免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被侵犯,在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员工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兼职或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公司在与员工签署的协议中如约定了竞业限制义务,则公司在该员工离职后,如要求该员工按照相关协议要求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则公司应当支付该员工竞业限制补偿金。竞业限制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年。当然,员工离职时,公司也可以明确向员工发函说明不要求员工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则该种情况下公司可以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
二、企业该如何与员工签署《竞业限制协议》?
一般情形下,在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等重要涉密人员入职时,公司即可要求与员工签署《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保密协议》是对员工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过程中接触到的知识产权、经营信息、技术信息等商业秘密内容要求员工进行保密,对公司的商业秘密保护有着重要作用。《竞业限制协议》则主要是针对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特殊岗位人员在离职的情况下,对其择业自主权做出一定的限制,而公司需要为此付出经济补偿,以偿付员工为履行公司协议而对自由择业选择权做出的部分限制。
为此,建议员工在入职之初,公司即与员工签署《竞业限制协议》和《保密协议》,以尽可能的让员工重视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减少企业商业秘密泄漏的风险。在员工离职时,由公司向员工发送《竞业限制义务开始通知书》,通知该员工履行该竞业限制义务,同时公司按照不低于该员工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向该离职员工支付经济补偿(其中:深圳地区按照50%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约定的竞业限制期限间建议不超过2年,公司可以结合该员工的涉密情况予以综合确认期限。如果员工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还应当按照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如员工离职时,公司再要求员工签署《竞业限制协议》和《保密协议》,则相对难度较高,员工有可能不予配合签署。此种情形下,公司按照不低于该员工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向该离职员工支付经济补偿(其中:深圳地区按照50%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时,员工有可能不予配合。则此种情形下,对于公司较为被动,公司可能需要调整该竞业限制补偿金的额度,以求争取与员工协商一致。
三、《竞业限制协议》签署时注意哪些事项?
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企业在员工入职时即要求涉密员工、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财务人员等签署《竞业限制协议》和《保密协议》。但是协议中对于竞业限制义务是否开始以及何时开始,则建议约定以公司通知为准。以避免出现协议约定不明,未涉密员工在离职后主张其已承担竞业限制义务而要求公司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情况出现。
那么在签署《竞业限制协议》过程中,协议中应当注意约定哪些事项呢?
1.竞业限制的协议期限不超过2年。
2.在签署《竞业限制协议》时,建议约定该员工不得到与本公司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或相类似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或相类似业务工作。具体可以通过列举几个相关企业名称的方式进行。
3.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予以明确约定,针对范围的约定:可以结合本公司的经营业务产品情况、该员工的岗位情况以及交叉产业情况进行约定,同时,也应当注意增加兜底性条款内容,避免出现未考虑到的情形。
4.按照不低于该员工在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其中:深圳地区按照50%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具体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确认具体竞业限制补偿金金额。
5.协议中建议明确约定如违反竞业限制时,需退还全部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同时应当承担违约金。另外,建议公司增加关于该员工因违约而获得的收益、公司因商业秘密被公开而造成的损失作为赔偿依据的标准条款。
例如:如员工违反协议约定的,则员工应退还所有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并赔偿相应的损失及违约金。员工违反竞业限制的,则应当支付不低于元的违约金。如下列收益高于前述违约金金额的,则以下列较高金额为准。
(1) 违约员工因违约行为而获得的收益;
(2) 公司因商业秘密被公开,以该被公开商业秘密的全部价值进行赔偿;
(3) 公司因商业秘密被公开而造成的全部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6.建议增加关于要求该员工定期向贵公司报告的义务的要求,报告时要求该员工提供(1)社保缴纳的证据和(2)个人所得税缴纳的证据。
例如:员工应当每季度首月向公司报告现在工作的公司名称、工作地点、岗位职务、岗位职责内容。如员工不按期报告的,则公司有权暂缓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员工报告时,还应当提供:(1)社保缴纳的证据;(2)个人所得税缴纳的证据。
四、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需注意些什么?
在签署竞业限制协议过程中要注意到,竞业限制协议不只是单纯的文件准备工作,而是要考虑到这些文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落地,以减少企业运营风险。
由于企业是随着商业世界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很多商业秘密在员工入职之初会被视为商业秘密,但员工离职时,则可能成为众所周知之事,此时便并无要求员工继续保密的必要。所以企业在与员工的劳动合同终止前,企业应当明确确定该员工是否应当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如果却有必要,则建议在与员工终止劳动关系时,向员工发送《竞业限制义务开始通知书》。如果该员工并没有必要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则公司可以向员工发送通知,告知其并无履行竞业限制义务之必要。
如员工在履行一段期间的竞业限制义务后,公司认为不需要该员工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时,公司可以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但此时,该员工可请求公司额外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为此,需要公司妥善考虑员工是否具有竞业限制之必要、同时确定清楚竞业限制的期限。对于竞业限制补偿金,公司也应当按时支付,否则员工有权解除竞业限制协议。这些也都是公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是一个系统化工程,竞业限制也只是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中的一个环节。而企业的外部风险和其他公司内部风险该如何控制,如何防止企业商业秘密泄露,则更应当成为公司注意的重点。在此种情形下,企业更有必要制定内部保密规定制度、设定保密区域、划定保密等级、确定涉密人员等,同时制定保密流程文件、开展保密培训等让员工养成保密意识、处处注意保密义务,这才是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系统化工程的重中之重。
附:关于竞业限制的主要法律法规规定
1.公司可与员工签署竞业限制协议,并按月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第2款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竞业限制期限不超过2年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3.员工违反竞业限制,承担违约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竞业限制期间,月竞业限制补偿金不低于月平工资的30%、5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第六条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前款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补偿费,按月计算不得少于该员工离开企业前最后十二个月月平均工资的二分之一。约定补偿费少于上述标准或者没有约定补偿费的,补偿费按照该员工离开企业前最后十二个月月平均工资的二分之一计算。
5. 3个月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劳动者可解除竞业限制约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第八条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九条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在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